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扬:晚睡或非习惯使然而是基因突变所致-Singapore Global Weekly

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扬:晚睡或非习惯使然而是基因突变所致

華文新聞 2022-01-18 20:29:013879联合早报刘一泽

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得主、遗传学家迈克尔·扬昨日出席第10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国立研究基金会提供)

  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得主、遗传学家迈克尔·扬昨日出席第10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国立研究基金会提供)


  过去,科学界一直以为夜猫子是主观选择,只是个体差异;然而,迈克尔·扬通过诱导果蝇基因突变,发现其X染色体中存在一种变体的CRY基因,导致它的生物钟发生滞后,使它比正常时间晚歇息。


  晚睡晚起的“夜猫子”或许并非生活习惯所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扬的研究发现,夜猫子存在一种遗传性突变基因,导致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


  遗传学家迈克尔·扬(MichaelYoung)以果蝇做研究,分离出能够控制生物钟的基因,并揭示相关细胞管理的运行机制。他凭此在2017年与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Rosbash)和杰弗里·霍尔(JeffreyHall)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迈克尔·扬昨天在线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人类和许多生物都有内在节律,帮助他们预测和适应时间变化,从而形成生活规律。睡眠相位延迟综合征(DelayedSleepPhaseDisorder)则是人类常见的一种睡眠紊乱状态,即生物钟异于常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猫子”。


  过去,科学界一直以为夜猫子是主观选择,只是个体差异;然而,迈克尔·扬通过诱导果蝇基因突变,发现其X染色体中存在一种变体的CRY基因,导致它的生物钟发生滞后,使它比正常时间晚歇息。


  夜猫子与一般人基因有别


  迈克尔·扬借助细胞编程,发现在培养皿中即使只改变细胞的基因,细胞也会出现延迟反应的现象,意味生物钟发生变化,证实基因突变对于生物钟有直接影响。


  “我们后来发现一户家庭,其中几个成员都习惯晚睡晚起,有夜猫子的遗传特征。研究显示,这户家庭的夜猫子和非夜猫子的基因有区别。我们确定,那个在人体内发生突变的基因与果蝇和其他非人类哺乳动物中的一样。”


  夜猫子或许是基因突变使然,但值夜班者的生物钟发生变化却是因为外界光线的影响。迈克尔·扬说,无论是哪种情况,规律的作息是十分重要的。


  他解释,生物钟存在于人体内的每个细胞,不同细胞和器官适应新生物钟所需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只有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人体才能以统一区分活动时间与非活动时间,不至于一些器官已经开始工作,另一些却仍在休息。


  “即使因为疫情而困在家中,在固定时间吃饭、锻炼、睡觉也非常重要。当你值夜班回家后,最好可以进入一个漆黑的房间,这样才能真正模拟黑夜的睡眠,好像你在另一个时区工作。”


  迈克尔·扬也研究了社交隔离对于果蝇睡眠和进食的影响,结果印证了疫中人们由于缺少人际交流,普遍面临睡眠时间减少、暴饮暴食等问题。


  果蝇与人类相似,都是社会性生物。迈克尔·扬在实验中,将果蝇单独装入试管,结果发现孤独感刺激果蝇脑细胞中的P2神经元,导致它们睡得更少、吃得更多。反之,若关闭了P2神经元,果蝇就恢复了往常的睡眠和饮食习惯。


  他引述伦敦大学学院去年3月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冠病疫情暴发的第一年,伦敦人平均睡眠时间持续下降。另一项美国的调查显示,疫情暴发后,大部分美国人的体重都增加了,有些甚至一年增重20公斤。


  “我们也很想知道,当操纵果蝇的神经元时,我们是否让它产生了新的情绪,还是只消除了它们的孤独感?哺乳动物面对社交隔离时是否都会有相似的情绪反应?”


  他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过他认为,为了避免孤独感给人类造成影响,人们应尽可能增加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并积极融入社会。


  迈克尔·扬此次与其他20位杰出科学家应邀参与第10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


  他们都是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千年技术奖、图灵奖和世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荣誉奖得主。


Comment:

Comment record:

No data was queried!

Copyright © Singapore Global Weekly All Rights Reserved.